您的位置 : 飞霞文字网 > 科幻末世 > 风蚀纪元_第8章

更新时间:2025-07-06 22:44:59

第8章

巴拿马的事情影响的不仅是美利坚而已,无论是俄罗斯新联邦还是美利坚这边的地球自由联邦还是松散的联盟地球和平互助阵线,甚至是远在南半球的澳洲,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现在稳定100公里/小时以上的风速下也有不少人提请华国签证,希望来华国旅游。

地点:莫斯科地下堡垒

时间:《普罗米修斯之火》议案通过后十个小时

新苏联最高统帅在莫斯科地下堡垒召开紧急会议,屏幕反复播放美军机甲被“祝融”熔毁的画面。军方承认:“中国神经链接机甲已形成代差优势,我们的武器如同白头鹰一样在其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考虑到转入地下后也不能轻易放弃地表的控制,否则就是慢性死亡,所有必须研发外骨骼及机甲等以应对末日的到来。”

同时以“共享北极航道监控数据”为筹码,要求东亚合作体开放机甲能源核心(小型核聚变堆)技术。强人领袖私下怒斥:“不能让华国人独占!”

随后其启用了冷战之后封存的实验以及相关资料秘密启用冷战遗留的“星尘”实验室(原苏联第40研究所),用战俘测试脑机接口,复制神经链接技术,在较大的牺牲后,一种粗犷风格的机甲及武器流派诞生,并在后世以威力和不稳定著名。

地点:樱花国东京地下会议室

时间:《普罗米修斯之火》议案通过后8个小时

首相在东京地下议会仓促通过《特别防卫法案》,援引“存亡危机事态条款”,允许军队征用民用神经医学实验室。自卫队更名为“国防军”,废除“专守防卫”原则,但是因资源仍然受制于美利坚。

生物科技突破与伦理崩塌:

“零式驾驶员”计划:将脊椎损伤的飞行员改造成半机械体,用痛觉神经刺激提升反应速度。首名实验体在横滨基地操控试验机甲“鬼丸”时暴走,撕裂三台美军援助的实验小型机甲后自毁。

同时开放北海道函馆地下港供自由联邦舰队停泊,换取美军在琉球遗留的量子雷达技术。防卫相直言:“我们愿做美国机甲计划的东亚试验场。”

地点:欧盟总部地下堡垒

时间:《普罗米修斯之火》议案通过后9个小时

法德核心的“莱茵同盟”组建启动“欧罗巴卫士”计划,利用风能优势开发风暴适应性轻型机甲(代号“翼骑兵”),但能源短缺致原型机作战时间有限,自然环境对其影响较大后不得不开发其他机型。

英国因为其远离欧洲大陆伦敦“伊甸园”精英坚持亲美路线,斥资购买美军机甲残骸逆向研究,后虽然研发出“骑士-01”等机甲但是对于美利坚较为依赖。

北欧生态防御联盟:

瑞典、挪威利用地热能源优势,在斯德哥尔摩穹顶下建成“共生机甲”生产线——驾驶员需与地衣培育舱神经直连,机甲受损时生物组织可自修复。环保主义者痛斥:“这是用生命做电池!”

地点:开罗

时间:巴拿马事件三天后

东南亚等国为寻求生存默许美军侦察机过境,换取合成粮食援助;柬埔寨向东亚合作体开放金边地下城军港。

巴西里约贫民窟出现“神之机甲”邪教,信徒将“祝融”战斗视频投影在耶稣像上跪拜;阿根廷向新苏联出售南极冰芯样本,换取重机甲生产线。

当西伯利亚的铀矿车驶向中国、北海道的改造人机师滴着生理盐水、斯德哥尔摩的驾驶员与苔藓神经共生时——人类在灭亡前夕,竟以机甲为笔,蘸着各自文明的残墨,写下截然不同的墓志铭。而南极冰盖下渐强的信号,正默默记录着这场分裂。

然而在南半球,两个孤苦伶仃的倒霉蛋虽然不断向外界发出求助声明,但是日渐恶劣的天气环境以及遥远的距离和航行的巨大风险导致无人理会。以至于其求助在后来演变为求救。因而其机甲技术起步晚,直到南极巨变的开始。

西伯利亚的铀矿车驶向华国、北海道的改造人机师滴着生理盐水、斯德哥尔摩的驾驶员与苔藓神经共生时——人类在灭亡前夕,以机甲为笔,蘸着各自文明的残墨,写下截然不同的墓志铭。而南极冰盖下渐强的信号,正默默记录这场文明大分流。

在此事件过去四年后全球代表在纽约地下堡垒集结,开启风暴来临前的最后一次会议,但是无疑问的是这次会议的主角是华国。

此时穹顶屏幕流淌着实时数据洪流:西伯利亚铀矿列车正穿越辐射风暴驶向东亚、斯

德哥尔摩共生驾驶员生命体征集体闪烁、北海道“鬼丸”残骸磁场仍在干扰太平洋通讯网。当华国代表李振邦推开钛合金闸门时,各国之间的嘈杂戛然而止,各国代表心里不约而同的产生一个想法——人类风暴前的权力中心将要把权杖交给非西方文明,一个古老的国度。

李振邦扫向众人然后不慌不忙的走向讲解台,“嗒~嗒~嗒~”皮鞋与地板摩擦的声音清脆的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李振邦在路上仿佛看见了昔日的先烈,随后释然一笑拿起话筒说道:

“我宣布地球联合体第一次会议正式开始!鉴于澳洲联盟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无法到达将以视频参会。”随即一个屏幕亮起,南半球两个孤苦伶仃的国家代表映入众人眼帘,虽然信号断断续续但基本不影响参会。

之后李振邦示意各国依次阐述一下各自的诉求和意见。

于是俄罗斯新联邦(新苏联)代表契尔年科夫率先起身。其肩甲缝隙渗出淡绿色冷却液。他身后两名卫兵机械眼布满血丝——这是“星尘”实验室用3000名战俘的生命换来的神经链接副作用。契尔年科将密封箱砸放在桌面:“北极航道全年监控数据在此!”箱内全息图展示着北冰洋冰层下突增的未知热源,但话锋直指核心:“若华国继续封锁聚变堆技术,明日这些数据就会传向南极!”(用以加速地球气候改变)

紧接着是小日子,樱花国国防军代表大岛一郎,在左臂义体连接处裸露着神经接口,那是“零式驾驶员”计划失败的烙印。他开始并没有说话而是播放了横滨基地暴走录像,同时机甲手指嵌入合金桌:“美军遗留的量子雷达只能探测风暴,却看不穿‘祝融’的能源核心!我们需要……”

但是华国代表好似没有听见小日子的话一样,开口询问:“下一个是?”话音未落,小日子代表突然僵直倒地——痛觉刺激系统过载触发保护机制,会场弥漫着生理盐水的咸腥。

于是翼骑兵”设计者艾米莉·勒克莱尔开口说道:“我们的风能机甲在悉尼沙暴中续航不足,严重依赖于环境,我希望的道华国的技术帮助,为了人类的生存。”此时英国代表面带讥讽的看着她,于是她突然指向英国代表:“而‘骑士-01’逆向工程的美军残骸——”英国代表也不甘示弱打断了她的话:“至少女王不必像瑞典人那样和苔藓共生!”北欧代表顿时蔓生出血红色地衣,生物神经过载,身旁的人急忙为其注射了一管蓝色药剂才恢复正常。

当然李振邦也给了澳洲联盟(姑且这样称呼)讲话的机会但是除了华国有所回应,其他国家都假装听不到,毕竟信号弄不好嘛,正因为如此澳洲联盟这两个国家现在的求助转变为日后的求救,如果不是华国的话连求救的机会都没有,正因如此在南极巨变前其机甲技术落后并极大依赖于他人。

至于法德则早早利用欧盟时期的优势组成“莱茵同盟”开发轻型风暴机甲“翼骑兵”等型号机甲,但是能源也是一大挑战,因此诉求几乎与他人一样——技术,能源,资源。

第三世界国家的生存更是困难,如东南亚:越南默许美军侦察机过境换取粮食;柬埔寨向中国开放金边军港,获华国技术扶持。甚至在拉美:巴西贫民窟将“祝融”机甲奉为神明投影跪拜;阿根廷向俄出售南极冰芯样本换重型机甲生产线。

李振邦当然是带着任务来的,但是华国压根不打算隐藏技术,毕竟迟早他们也会掌握不如稍微利用一下他们为人类文明保留一些火种,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一些帮助。

于是李振邦启动全息地球仪,三条红线刺穿地壳:

西伯利亚铀矿专列穿透永久冻土层直通包头重工

柬埔寨金边地下城的聚变堆组件正输往南海舰队

南极长城站深井中钻探出的未知合金样本分析报告

“四年前,我们用神经链接代差终结巴拿马危机引发的摩擦。”

“但今天人类要对抗的不是彼此。”屏幕切换至南极冰盖下周期性增强的脉冲信号,其波动频率与北海道鬼丸暴走、斯德哥尔摩地衣失控完全共振。

“当然短时间内我们没有能力去探查,但是这里绝不简单”

当各国代表还在震惊中,李振邦抛出了抉择:“共享聚变堆的四个条件:

销毁所有基于人类神经强改装的机甲(指向日本与俄罗斯)

成立跨文明机甲伦理委员会(欧盟生物机甲需接受审查)

开放巴拿马运河为‘文明火种通道’(全息图展示运河闸门加装聚变推进器)”

严禁人类国家间非正义战争,有能力国家就近帮助弱小国家。

至此各国面面相觑,毕竟对某些人来说这个条件有些难以接受。

“西伯利亚的铀矿车在为我们争取时间,北海道的改造人在替人类试错,斯德哥尔摩的苔藓缝合着生态伤口……而南极的异变不会等待人类争吵。”

“接受条件者,明日聚变核心启程赴贵国;拒绝者——”

他指向头顶涌动的岩浆层全息图:

“请诸君独自面对冰河世纪。”

全场鸦雀无声,但是都默默按下了同意按钮,接受了华国的提议。

回去的路上李振邦的副手周兴华不解的问:“部长,那些国家真的能信守承诺吗?我觉得还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小周啊,你这个问题很好,我可以告诉你,他们完全不会遵守承诺的。”

“那为什……”还未等周兴华说完李振邦就打断道:“我们不受立马全部给他们的技术,只要执行一段时间就好,就当为了人类。”

看着周兴华迷茫的眼神李振邦叹了口气。

“唉,我知道还是会不可避免的死去一些人,但是……”

李振邦转身看向窗外幽暗深邃的天空后又看向微信群里的文件《地下城迁入计划》定了定神说出了让周兴华铭记到生命最后一刻的那句话——

“有些桥梁注定焚毁,只为看清黑暗中的眼睛。”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