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三十里外的九湾集也因沣水河而成长下游最大的村落。牛车一路沿着沣水河向上,
本就距离不远,仅仅半个时辰便可以看到上河村了。此时,暖洋洋的阳光照在田间地头,
地里的人们缠好裹脚布正在一锄头一锄头地挖地。今天并不是休沐的日子,
到达汪秀才书塾的时候,前院左侧的一栋独立的房里正传来带着唱腔的读书声。
胡青远仔细听了听,这读的好像《三字经》。《三字经》胡青远前世也学过,
对里面一些内容还能背下来。但是听到这咿咿呀呀的唱腔,实在有些忍不住发笑。
胡青远知道前世中国古代在读书的时候是唱出来的,一直以为是谣传,没想到到了这儿,
发现竟然是真的。由于汪秀才正在教书,所以,胡青远和爷爷就在院子里等候。午时刚过,
只听汪秀才给屋里的学生布置好作业,便一推门走了出来。看到胡家祖孙两人,微微一颔首。
便引着两人往书房而去。汪秀才的书房并没有多少书,有一张书桌,一张太师椅,
当中悬挂着圣人画像。“青远来这儿站好。”汪秀才一指圣人画像,
示意胡青远在圣人画像前站好。“胡青远,尔衣冠可正否?”听到这话,胡青远知道,
胡秀才已经举行开蒙仪式了。胡青远低头检查了一圈自己的穿着,又伸手正了正衣襟,
然后再拉了拉袖子。这才对着汪秀才施了一礼。“回先生,学生衣冠已正。
”开蒙仪式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正衣冠,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检查自己的衣襟有没有裂开,
衣袖有没有正。这寓意着从入学开蒙这天开始要堂堂正正做人。“很好,既衣冠已正。
希望你以后为学、做人如这衣冠一样堂堂正正,不走歪邪之路。”“是,一定听从先生教诲。
”说着并对汪秀才行了三跪九叩大礼。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这个时候的老师,
对一个人人生的影响还是很大。汪秀才亲自从座椅上起来,扶起胡青远。
并朝外面喊道:“进来吧!”窗外的人闻言,端着一木盆水款款走了进来。“青远,
这是你师母。”胡青远看到这人端了一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