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如潮水般疯狂地追捧他,这种局势如泛滥的洪水,谁又能阻止呢?其实,
让天下人离心离德的,是汉成帝、汉哀帝的荒淫无道,但蛊惑天下风俗的根源却不在这里。
汉宣帝、汉元帝后期,士大夫们怀着卑鄙的心思,打着儒家学说的幌子,
来掩饰自己的贪婪和愚昧。所以王莽自认为是周公,
那他在这些人眼中就是周公;自认为是舜,那他就成了舜。既然他被看作周公、舜,
也就难怪人们会像发狂一样争着去拥戴他了。 在虚伪之风刚刚兴起的时候,
匡衡、贡禹不衡量自身的德行,也不审时度势,舍本逐末,
在衰败、淫乱的世道里大谈兴建明堂辟雍(古代的教育、祭祀场所 ),
仿照《周官》来粉饰学校;孔光接着成为虚伪之风的带头人,刘歆等人则为他摇旗呐喊,
让这种不良风气四处传播。而且经学的发展走向了歧途,
衍生出了五行灾祥的说法;像阳九百六(古代术数家的说法,指厄运 )这样的劫数,
改朝换代、接受天命的征兆等言论盛行,甘忠可虽然死了,但他的学说却流传开来,
天下人都迷信天命,荒废人事,甚至出现了传递“西王母筹”(一种迷信活动)的荒唐事,
官府都无法禁止。
莽能够用白雉、黄龙、哀章的铜匮(里面装有王莽当皇帝的符命 )这些东西来迷惑天下人,
愚昧的百姓畏惧天命,便纷纷讨好王莽。其实刘向才是这种风气的始作俑者,
京房、李寻更是推波助澜,让这种歪风邪气逐渐深入人心,
使人们迅速变得如同被妖邪迷惑一般。孔子说:“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儒者如果沦为小人,那天下就没有真正的君子了。
所以像龚胜、邴汉、梅福这样坚守贞节的人,也没办法以死捍卫国家,
这并非是他们害怕灾祸,而是担心社会舆论指责他们违背正道、忤逆天命。
小人一旦披上儒者的外衣,就会有所掩饰,从而变得肆无忌惮;所以孔光这些奸臣,
在明堂辟雍之上大摇大摆,却毫无羞愧之色。王莽快要被汉军斩首的时候,还拿孔子自比...